贵阳学院

贵阳学院
院校名称 贵阳学院
院校类型 普通本科
院校隶属 贵州省教育厅
所在地区 贵州
院校性质 公办
学校排名: 770

院校介绍

贵阳学院坐落在贵阳市龙洞堡新城,是在原贵阳师专和金筑大学两所专科学校有机整合的基础上,于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12月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10所试点学校之一,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

一、历史沿革

贵阳学院主要由原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78年成立,原址在贵阳市马王庙,原名为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1982年更名为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命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于1984年由贵阳市人民政府创办,原址在贵阳市文化路,1995年迁至龙洞堡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即学院现址)内办学。随后相继把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和贵阳红星机床厂并入金筑大学。2009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

二、文化标识

贵阳学院高度重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徽和校训,作为学院精神的重要标识和载体。

贵阳学院校徽蕴含着“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宣示文明理性、彰显青春朝气”的意义。其图案中心的图形是“贵阳”两字汉语拼音GUI YANG首字母的变

明确清晰,2008年获“贵州省高校优美校园”“贵阳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和“创建优美校园”一等奖。在环境育人上走贵州高校前列,享有“林城学府、碧绿书苑”之美誉。

学型”,即以教学为主导,并形成相关联的价值评价体系,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二)层次定位为“本科教育”,即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开展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免费师范生、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和职教师资的招生教育,创造条件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继续教育,丰富办学内涵;

(三)学科定位为“多科性”,即所办专业涉及到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9个学科门类,坚持重点带动一般,多学科协调发展;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目标,为贵州省特别是贵阳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五)服务面向定位为“地方性”,即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坚持以服务贵州省特别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立足贵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

(六)发展目标定位为“有特色”,即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部分学科专业、科学研究领域在贵州省具有学科特色,进而具有学科优势的普通本科院校,实现特色兴校和永续发展。

六、师资队伍

贵阳学院确立了“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出台了一系列高端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重点引进拔尖创新人才和有企业背景并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学院专任教师已达651人,其中教授75人(含二级教授2人)、研究馆员1人、副教授275人;博士78人、硕士394人。在现有专任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管专家5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7人、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人、市管专家6人、贵阳市专业技术带头人10人、贵阳市中青年科技骨干4人。

七、基础设施

贵阳学院建有条件优良、宽敞明亮的主教学楼和第一、二教学楼、逸夫外语教学楼,以及理工实验楼群、实训中心、美术楼、音乐楼、体育馆等,拥有教学行政用房16.7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5万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4.59万平方米。

贵阳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3月1日,馆藏纸质图书90万余册,2014年新增纸质图书35288册,电子图书170万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26个,包括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读秀学术搜索、EBSCO全文数据库等等。

贵阳学院校园网覆盖主校区,安装信息点17000余个。主干网带宽为千兆,出口总带宽为500兆,形成了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校园网运行实现主动管理和实时监控,用户服务实行统一IP登记管理,保证了校园网安全、可靠、良好运行。

八、招生就业

建院以来,省内报考贵阳学院的考生人数名列同类院校前茅,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上升,生源充足,招生竞争力不断增强。

贵阳学院规范执行国家有关“奖、贷、勤、减、免、补”政策和学费收取标准。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择优录取的本科生,在规定学制完成学业,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文凭,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贵阳学院坚持质量立校,重视实践教学。学院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定期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鼓励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共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4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项,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111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5个。2012年以来,学校组织了600余人次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获奖逾200人次。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14项,其中5项获教育部立项。

九、成人教育

贵阳学院在全省设有20个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函授站、教学点,现有成教在校生1.2万人,是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院校,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和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试点学校,下属继续教育学院曾三次获得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的称号,是全国知识产权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贵州省“国培”项目承担院校,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基地、贵州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定点单位、贵阳市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基地。

十、国际交流办学

近年来,贵阳学院加大了国际化办学力度。学院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国内承办高校之一;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贵阳学院选派优秀学生在魁北克大学就读,双方互认学分,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双方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与微软公司达成协议,成为该公司授权的微软课程教育基地,为贵阳市培养IT人才;与泰国加拉信皇家大学达成教育交流与办学合作协议,两校同意就教师与学生交流互派、学术及文化交流展开校际合作;与美国伯克莱学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就该校提出的“全球教育联盟”事宜开展国际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合作;与印度Xplora设计学院合作,培养国际化的动漫专业实用人才;与台湾地区玄奘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校级科研交流、互派师生交流等合作;与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省农科院签订学术交流合作意向书,在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和合作研究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