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
院校类型 | 普通本科 |
院校隶属 | 黑龙江省教育厅 |
所在地区 | 黑龙江 |
院校性质 | 民办 |
学校排名: | 790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前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2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育人目标,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国际化开放办学,开拓进取、追求卓越,以稳步提升的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教育部教师基金会、省市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多项表彰和奖励。
学院位于风光秀丽的哈尔滨市松花江畔大学城,校园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校园内欧陆风情与韩日风格相结合的现代建筑,配套齐全的教学及生活设施,为在校学习的莘莘学子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科学与技术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六个学科门类共开设22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8500余人。
鲜明教育特色
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知识能力并重、教书育人并重的理念。
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行“教学+实习+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面向行业应用、面向市场需求,实行专业复合教学。
实行校企深度合作,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定向培养,为企业量身订制人才。
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行复合型培养方式,联合开展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认证培训与考试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面向科技发展,根据行业需求,开展国际合作,开展机器人文化教育和机器人研究开发,与电子、机械和计算机等专业复合培养机器人新兴产业的急需人才。
丰富教育资源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实行“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现有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23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285人,已形成了以专业主任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同时,引进企业工程师实施实践教学,通过科研机构和企业遴选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来院培训,委派教师赴企业实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另有外籍教师常年为我院承担部分外语教学任务,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院拥有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设有网络教学中心、实践教学中心、现代工程培训中心、机器人文化展示中心、多功能视听语音室、艺术研究工作室、专业仿真实验室等90余个实验场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与学院教育模式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可预约进行自主创新实验或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的课内外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
学院图书馆建筑简约典雅,馆藏丰富,纸质图书70余万册,各类期刊600余种,电子图书7600GB,并拥有先进的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文献资料检索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院艺体馆设有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艺术体操馆、健身房等设施,功能完备。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占地1.5公顷的足球、排球、篮球场地,满足了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活动的需要。
活跃的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十余所著名院校签订了“2+1+1”专升本项目、“3+1”留学后国外就业及“3+1+2”本硕连读或“4+2+2”本硕博连读等各类出国留学项目,并采取国内外学分互换、减免学费和发放双证(发两国毕业证和学位证)等模式,为欲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国际发展平台。学院办学以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赴日、韩、欧美等多个国家留学或就业的学生达2000余人。
较高的教学质量
办学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2万余名。毕业生就业面向全国,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的三资企业。在国内经济发达区域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站,与50余家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才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实施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与实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国企、民企、三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学院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学生考取公务员及考研率连年提升,有的已考入中国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学院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大幅度增长;学院先后在东北地区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在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第三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学院取得了十六个冠军、十六个亚军、六个季军的好成绩;在2012年中国科协组织的“科协点燃生活”会展中,我院机器人表演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项目,荣获三等奖;在2012年杭州举办的“中国智能博览会(包括国外代表队)”上,全国高校中仅我院机器人表演入选参赛;2013年在第五届国际大学生雪雕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我最喜爱的大学生雪雕作品奖两个奖项。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两年来承担省级科研教研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70余部,获得60多项省级以上奖励,2010年《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课题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多彩的校园文化
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培养和兴趣爱好发展,积极开展各类有益的训练和文化活动。现已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拓展训练中心、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体育类、文艺文化类、公益类、科技类社团及中心10余个。依托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体育节、“两日城市生存体验”等品牌活动,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赢得了社会和企业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学院的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东北地区、省级的各项科技、文化等专业知识竞赛、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黑龙江省大学生韩语写作比赛中我院学生分别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与二等奖;2012年我院学生在“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黑龙江赛区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由黑龙江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举办的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黑龙江省分区锦标赛上,取得了大众健美操四级大学组冠军;在第二届“林院杯” 两地交流赛中学院跆拳道武道社分别荣获男子组个人套路第一名,男子团体套路第一名等17个奖项。在2011年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及 2012年第十五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黑龙江省预选赛获得第五名。
学院连续三年作为省内唯一一所高校协办单位,组成了由200多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韩国语现场翻译工作团队,全程承担了哈尔滨韩国周商品展销会的会刊及各种文字资料的中韩文翻译、外宾接待翻译、韩国展商的现场翻译工作。我院女子军乐团受到韩国周活动组委会和韩国客商的欢迎,并受到了哈尔滨市政府的表彰。学院学生还主动参加社区文明建设及无偿献血、绿化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从中扩大了视野,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机器人学院
机器人学院创建于2012年,是学院重点打造的特色分院。现有3个系:机器人基础系、机器人教育系和机器人工程系,1个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所,2个中心: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和机器人信息媒体展示中心,1个机器人科技文化展馆。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气、监控机器人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娱乐、教育机器人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集成、机器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智能软件、服务机器人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1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2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由专任骨干教师及省内高校客座教授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需求。专业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3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占学院教师的97%,“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
学院拥有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的仿人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培训基地,黑龙江省科技协会和黑龙江省教育厅授予的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学院与上海太敬集团、中软国际、达内科技和英立科技等公司联合建立多个校外合作基地。学院拥有数百台各类机器人,机器人组成原理实验室、机器人软件实验室、机器人硬件实验室、机器人科技创新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实验和实训场馆40余个。学院匠心打造机器人科技创新人才,为巨大的机器人市场培养机器人产学研用的综合人才,大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师资人才,工业4.0时代急需人才。正如习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机械设计与制造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200余名,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5%以上,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60%以上。学院教师中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标兵,有“宝钢”优秀教师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还有省师德先进个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多人。学院教师教研、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多次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奖等。现已形成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学院拥有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等精良的教学仪器设备。现有校内外实习、实验和实训场馆30余个,其中样板型校外实训基地4个,为学生到企业锻炼和实习提供有力保障。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突出就业能力为主导办学,在与专业相关企业和公司建立广泛社会联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实现订单式培养或有针对性岗位群培训,保证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用以制胜。学院现与黑龙江省运输龙头企业——黑龙江省龙运集团、龙运快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内外实习实验及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技能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106人。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28人(二级教授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95%以上,现有省级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一支由自有骨干教师及省内著名高校客座教授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能够满足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需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拥有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10余个。学院以建筑和房地产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建筑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将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考取预算员、质检员、施工员等技能证书,为学生毕业后快速成长为行业骨干和管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设有四个本科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三个专科专业: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名,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授课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86%,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2014年荣获黑龙江省师德先进集体。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有校内外仿真实验室、案例讨论室、实践实训基地近20个,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学院注重对学生商业思维和经济管理才能的培养与训练,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已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素质兼备”的人才培养特色。教学中注重实战模拟和案例教学,学生课余专业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多次荣获校内外各项专业比赛大奖。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书、财税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助理营销师、人力资源师、报关员、理财规划师、助理物流师等多种专业资格或等级证书,学生就业竞争力强。考取统招研究生、专升本的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有45名专科生升入省内知名本科高校,专升本录取率达44%。进入政府机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及自主创业的学生数大幅提升。毕业生专业技能娴熟,商业思维敏锐,职业道德高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经管学院自成立以来,全体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积极进取。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管理学院办学特色鲜明、成果斐然,培养了大量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具有良好团队意识、敏锐商业思维、勤奋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经管人才。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是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产品设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类学院。学院专职教师20名,外聘专家学者及优秀教师10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人文积淀雄厚。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博士学历教师2名,硕士学历教师18名。学院现有在校生800余名。
学院具有良好完善的教学及科研条件,能够充分满足师生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的需求。学院在教学方面开拓创新,实施三加一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确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以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着力打造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依托广泛的社会交流基础和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开展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教学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艺术设计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际学院
国际学院是2013年应学院发展要求成立的二级学院,前身为人文艺术学院。国际学院现有朝鲜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日语专业、英语专业。随着学院整体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国际学院致力于朝鲜语和汉语言专业的发展,依旧延续着国际化发展道路,在留学生的输送和引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际学院下设朝鲜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朝鲜语专业开设基础韩国语、中韩翻译、经贸韩语、电子商务(商贸韩语方向)、计算机韩语、网络技术与应用(计算机韩语方向)等课程;汉语言专业开设现代汉语、中外文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育方向)、现代汉语、秘书实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文秘方向)等课程。同时我院还担任韩国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历届来我校留学的外国学生均可达到汉语等级考试过级水平。
国际学院拥有一支各年龄层分布的教师团队,有的是从教近三十年的老教授,有的是海外留学的归来学者,有的是厚积薄发的青年讲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思路新颖,开拓创新。
国际学院建有多个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全面实现多媒体现代教学,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口语练习,系统地完成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教学环节。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可在模拟课堂中实践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步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国际学院以培养国际型人才为己任,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化、知识、视野上全球化、国际化的能力。力求使学生成为精通外语、学有所长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具有涉外知识、擅长商务谈判的人才,国际化的经贸人才。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多参加课外比赛和社会实践。黑龙江省韩国语演讲大赛、作文比赛,第八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践行促进学生就业、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宗旨,实施双学历、双学位证书与从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办学模式。与省内著名高校以及多家培训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本科自考二学历、专升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等多种培训项目。同时与“凯旋驾校”联办了“时间最短、费用最低”的驾驶员培训;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设立了“自考助学网络综合评价平台”帮助学生顺利获得双学历、双学位。
主要培训项目有国家计算机、外语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建筑“八大员”、高级数控车工铣工、ITAT、AutoCAD、营销师、人力资源师、理财规划师、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继续教育学院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实现“一专多能”、“一专多证”的一站式培训基地,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实现梦想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