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院校类型 | 高职高专 |
院校隶属 | 陕西省教育厅 |
所在地区 | 陕西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交通学校。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陕西省交通厅,业务上省教育厅指导,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学院按照“立足交通、面向社会、依托陕西,服务西部”的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紧紧瞄准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构建以交通类专业为主体,信息、经济、管理、服务等多专业并存的专业体系;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面向社会和交通现代化建设、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实干和吃苦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服务型实用人才。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三万多名交通建设与管理人才。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绿化先进单位、全国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交通部执法培训先进单位、交通部文明驾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主校区位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省交通厅投资2.3亿元新建而成。自强校区位于西安市自强西路73号。学院占地287亩,建筑总面积173392平方米,规模宏伟,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1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全日制在校高职生3722人。学院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公路监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应用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17个专业。学院配置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室48个,院内外实训基地79个。其中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26个。各类教学设备总值2160万元。并附设北方交通大学陕西交通教学中心、省广播电视大学陕西交通厅工作站、陕西顺通公路监理咨询公司、陕西路桥勘察设计所、交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及汽车驾驶培训学校。承担公路工程勘测、设计、工程监理以及初、中、高级修理工、驾驶员培训和各类技术培训,已为社会培训各级驾驶员、修理工8708人,各类岗位、技术培训13208人。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决策的实施中,紧紧抓住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以教学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和特色强校的理念,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技能,注重创新与创业教育,突出教育特色,培养的公路交通技术人才深受社会欢迎,为交通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公路工程系
公路工程系是学院的重点教学部门之一,下设公路、桥梁、检测、工管、土建五个教研室,设有系办公室、学生科、实训科三个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全系的教学、科研、生产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全系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6人,其中博士生3人,硕士1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3人。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公路监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和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五个面向交通土建工程一线的应用型专业,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我院骨干专业,1996年被评为交通部重点专业点,2005又被评为陕西省高职高专优秀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现拥有建材、土工、水力、力学、桥梁结构、专业测量等仪器先进、设施完善的12个专业教学生产实验室,新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公路工程数字化中心;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长安祥裕、眉县太白山、黄延高速公路、临潼骊山等测量、勘测、路基路面、桥梁工程、工程地质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与省内外企业联合,建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实训点。是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重要的公路交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公路工程系还创办有陕西路桥勘察设计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和交通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实体,完成了朱雀森林公园旅游道路、宁陕-安康、宁陕-镇安、柞水-蓝田、子长-靖边、延安嘉岭大桥等几十个公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施工图设计,广泛参与工程质量检测和科学试验研究活动。教学与生产相结合,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参与工程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公路工程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在校期间要经过测量、建材、工程力学、土质地质、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工程检测、工程监理等系统的专业教育及野外实习,还进行CAD专业实训、工程预决算实训、毕业综合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技能强化训练。结合实践教学,在毕业生中实行考证制,毕业生取得测量或试验职业技能证书率达到98%以上,获得“监理培训证”的毕业生占到60%以上。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就业月工资平均达到1500元,分布范围由陕西省扩展到多数西部省区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就业去向从交通土建行业木延伸至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铁路工程、地下工程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领域,今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已全部签订工作单位。
汽车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下设系办公室、实训科、学生科和研究所四个科室,拥有汽车运用、汽车电子、汽车贸易、汽车机械四个教研室,汽车构造实验中心、汽车运用与修理实验中心、汽车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汽车营销实训中心、丰田T-TEP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等七个实验中心,下设有二十个实验室,实验设备配套、先进;有一支治学严谨、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0人;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四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评为交通部重点专业,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专业,也是省优秀高职高专试点专业。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于2005年7月开始筹建,现有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3个专业;拥有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2个专业教研室和系办公室、实训科、学生科3个职能部门,在校学生207人。根据IT行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建系之初,学院从各系选调精兵强将构建了一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创新能力、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11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研究生3人。我系教师承担了多项教科研项目并编写出版教材7部。发展思路是“以行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本,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基于“面向就业,源于岗位,注重实践,强化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交通信息应用技术为主线,全面培养多媒体技术、图形图象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和网络管理等具有较强信息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我系目前拥有电子电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拆装与维护实验室、一个专业机房和3个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学院第二教学楼的规划布局,待第二教学楼建成后,信息工程系将新建3~5个专业实验室和2个专业机房,届时实践教学条件将得以极大改善。我们十分重视将最新、最适用的技术引进教学,逐步采用嵌入式模块课程和考核标准。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已和西安公路研究所和陕西收费公路管理中心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我们将积极推进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陕西交通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高技能型人才。
基础部
基础学科部是学院的重点教学部门之一,成立于2003年,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5人,教辅人员2名。下设语文教研室,英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近年来,我部教师主编、参编省部级规划教材7部,发表论文多篇,2006年拟开办商务英语专业。
语文教研室承担着全院的大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造就创新性、实用性人才,教师已具有了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效显著。
为活跃第二课堂,教研室成功地举办了多次手抄报、招贴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了重重一笔。
英语教研室承担着全院的英语教学任务,并对全院学生的全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进行辅导。为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研室每学期要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迅速提高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对英语教学中的传统观念、传统方法进行了改革,提高了英语教学水平。
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研室举办了英语征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大比拼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热情。
数学教研室承担着全院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教研室以高职教育对数学的要求为契机,积极探索数学教改,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近几年来,教研室对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的内容、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淡化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突出了知识的应用,同时制作了部分数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改善了教学手段。
基础部所属教师爱岗敬业、业务素质强,许多教师获得省部级、院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基础部全体教师决心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引,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教育方针,为学院发展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