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泰山府君

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并设十六小地狱。罪鬼入此狱期满后,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焰罗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可供太山府君。”胎曼大钞六曰:“或记曰:太山府君,亦名奉教官,肉色,左手持人头幢,右手持书,于阎魔王断罪处记善恶业作天也。”十王经注五曰:“太山王者。诗云:太山不让块,大海不厌涓露。如积尘成山赏少善,如微滴成海记少恶,故云太山王也。即是炎魔王之太子也,又云太山府君,又云奉教者,又云深沙大王。”

推荐佛学大辞典
条目 解释 详细
受所引色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详细>>
受戒入位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详细>>
受戒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详细>>
受想行识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详细>>
受想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详细>>
受岁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详细>>
受喜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详细>>
受别 【参见: 受记】 详细>>
受决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详细>>
受具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详细>>